图1-52003-2015中国企业500强的内部差异
中国文化中有“以大为美”的因子,“大”与“强”自然地被联系在一起,一定程度上“大”就等于“强”。国内一些关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,都把规模作为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。中国人从教科书中也知道美国等发达国家曾经进入大企业时代。20世纪90年代Fortune500被引入国内后,“世界500强”的译法便被广为流传,大多数国人逐渐知道当代欧洲、美国、日本的那些富可敌国的大企业,各界都希望国内也涌现一批能使国人引以为傲的大企业。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进入以满足“住、行”需求为目标的新阶段,大规模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推进,大量重化工企业随之涌现,越来越多的中国大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名单。但与此同时,国人也逐渐觉得中国那些进入世界500强的大企业离自己的期望有点远,随之对“世界500强”的迷信和崇拜也逐渐淡化;更重要的是,中国政府开始审视“大”与“强”的差异以及大企业存在的真正价值,希望形成小企业“铺天盖地”、大企业“顶天立地”的发展格局,实现创新驱动发展,打造新引擎、形成新动力。